2003年新春以來,惠普一舉向市場推出了5款投影機產品,此舉宣告了惠普正式進入投影機市場。近年各種展覽展示活動、技術培訓、學術交流、會議演示等層出不窮,投影機市場表現出了巨大潛力。然而,現在國內投影機市場有幾十個廠家在競爭,未來的投影機市場誰是真正的主流產品懸而未決。惠普一上來就有打破市場的“戰國”局面之勢,而推出的業界首創的上門維修和主機交換等服務項目作為開山之作,更是對整個投影機市場震動不小。
如果說質量是產品賴以生存的保證,那售后服務就是廠家迎來更多老客戶青睞的要素,良好的售后服務能倍增用戶對產品以及廠家的信心,為保證產品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打下堅實基礎。投影機作為一種必備的商務利器,是技術含量很高的一種產品,很多用戶對其尚不熟悉,有針對性的服務至關重要。
惠普開山之作首戰告捷
對于全球領先的面向個人與企業用戶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惠普來說,除了技術優勢以外,多年以來對商業用戶需求的把握和分析,以及高服務等都是其更為突出的優勢,比如相對于投影機產品來說,在打印領域成績卓越的惠普在這個領域還是新丁,但其市場推廣策略卻頗具力度同時十分有效,其兩年上門維修,主機交換,就是所有競爭者都沒有的。僅僅這一點,惠普投影機在進入市場的第一戰中就已經不戰而勝。
投影機市場競爭的一個關鍵是每個投影機廠家本身是否能提供高素質的服務。投影機作為惠普單一的產品線。其一個很強的優勢,就是在提供服務的水平上。
而且惠普本身有很多的產品,如打印機,在國內賣了很長的時間,很多客戶對惠普的品牌已經有了很強的信心。惠普在中國提出的服務叫上門維修,用戶投影機壞了,惠普的工程師會拿一個備用的到用戶那兒去交換,對用戶來講,節省了維修時間并提高了效率。惠普還在中國特別針對客戶提出兩年上門維修,主機交換,這正是惠普跟競爭對手之間特別不同的一點。
當然,對于老牌IT行業知名廠商惠普來說,其競爭優勢更在于其技術,而能推出這樣盡善盡美、做到客戶心坎上的服務體系,其本質也說明了正是因為先進技術奠定了可靠的產品。
窺一斑而知全豹
目前大多數廠商的服務政策是按照國家三包政策來制定的,基本為兩年保修,隨機燈泡保修半年,送修。相較之下,惠普更為用戶考慮,提出了超越國家規定得企業標準。一個用戶這樣描述:“送修就意味著必須花費金錢、耗用精力和時間送機器到維修點,機器出了故障已經窩了一肚子火氣,還要耐著性子去送,誰叫當初買的時候不選好機器看好服務政策呢……終于送到了維修點,又耐心等候工程師擺弄一番,回頭告訴你,先回去吧,一個周后來,維修要花時間的。好家伙!花費幾天制作的演示文件就是為了明天會議上,沒有投影機怎能出效果。認栽吧!更不幸的是,萬一維修站的修理條件還修不好(這么精密的機器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不罕見哦), 要送回總部或者其他地方,哎呀,這機器可要夠您等的了。除非要求工程師提供其他備用機,但這并不屬于保修政策范圍,全憑私人關系,如果人家有而且愿意借你還行,如果沒有或者有也不給你,就麻煩大了。這些IT設備,用時候不覺得重要,一旦沒有覺得渾身別扭。”
由此看來,這樣一個小小的上門服務、主機交換服務政策倒是煞費了惠普一番苦心。首先,廠商的服務維修人員必須齊備,如果同時多個用戶要求修理必須同時滿足用戶要求;其次,由于用戶那里的環境不同于維修站資源那么齊備,所以維修人員必須有相當水平;另外,從主機交換方面來想,擁有龐大顧客群的惠普要準備多少樣機來給用戶做備用機呢?計算一下這個小小的服務政策所花費的機器成本、人力成本和其他開支,令人噓唏不已,如果沒有相當的技術、人力優勢,很難順利地運作這一聽來簡單其實非常龐大的工程。作為用戶,想到這里一股暖流從心底油然而生,從一個小小的服務政策可以看到惠普處處為用戶著想的做事方式,怎是值得被稱為最有親切感、最值得用戶信賴的公司。
也難怪惠普的這一特殊服務策略剛剛推出不久,用戶反映已經非常熱烈。有朋友剛剛使用投影機,對此一竅不通,他選擇了惠普投影機,回頭對筆者贊不絕口:“上門服務、主機交換對用戶確實太有幫助了,確保了消費者利益。不然一有問題我就跑維修點,光是時間的浪費就可能買一個新得投影機了。”
其實惠普向來是以先進技術和高質服務聞名于世的,惠普公司的目標就是成為全球新型IT服務的領導者,通過向客戶提供具有世界領先標準的優秀服務,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與利益。而能把售后這樣的板塊做到如此細致入微、盡善盡美,這是惠普的能力,也是用戶的福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