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目前業內廣泛流傳的“液晶電視獨大和等離子電視窮途末路”的說法,與會的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的負責人普遍認為,造成這種論調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業的市場策略調整以及輿論以偏概全的宣傳誤導了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的客觀認知,并直接或間接地左右了消費者的最終購買趨向;二是液晶電視價格下降主要是由液晶屏價格下降拉動,使得液晶電視價格不斷逼近等離子電視價格,由此液晶電視對等離子電視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 |
為了準確定位等離子和液晶以及兩者在整個平板電視陣營的位置關系、倡導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協同發展,2006年6月29日“2006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與技術趨勢論壇”在北京舉行。
其實,等離子在中國市場上的困境只是一個特例。從全球大屏幕電視市場上看,等離子電視牢牢占據絕對優勢。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數據顯示,1-6月全球40英寸以上大屏幕電視市場等離子的份額為47%,而液晶電視僅為17%,微顯背投電視為26%,僅次于等離子電視。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對40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電視市場進行了評估,得到的三大特征的結論:一是在各類電視產品當中,平板電視正逐漸成為主流產品;二是在平板范疇內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不分上下;三是液晶電視增勢強勁,將對等離子電視的市場地位構成威脅,后者將尋求新的市場發展空間。
針對我國高清電視標準出臺后,市場上“等離子電視達不到高清”的言論,與會專家們也給出了明確回應。專家介紹說:在技術上,42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實現中國高清標準并非難事。在國際上,分辨力達到1024*768及以上的水平即可稱為高清,而我國的等離子高清標準高于國際水平。在我國高清標準出臺前,等離子廠商的產品以國際標準為尺度,而專為中國市場單獨開發高清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緩沖,這也造成我國高清標準發布后,大多數等離子高清不達標的主要原因。不過,日前松下、日立、LG等廠商都表示將推出符合中國高清標準的40英寸以上的等離子電視。
參會廠商代表就平板電視的趨勢和等離子電視的特點;PDP技術發展和大屏幕彩電的今后動向;PDP電視的全球市場狀況與發展趨勢預測;中國家電企業的營銷策略;平板時代下中國家電企業的出路等問題進行了專題闡述。
本次論壇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大會主辦方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賽諾市場研究公司、中國電子報首次聯合發布了《2006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白皮書》,從行業主管部門、專業市場研究機構以及權威媒體的立場出發,客觀、權威地分析現階段中國彩電尤其是平板電視在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熱點問題,幫助全行業樹立健康正確的發展方向。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在講話中強調:彩電產業的新老更替同樣符合技術進步的自然規律,《白皮書》倡導的是尊重事實、明辨是非的精神。當前誰也不能否認CRT在彩電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同樣,液晶電視近期的一枝獨秀,也不能否認等離子電視的厚積薄發;盡管業內一致看好平板電視,但微顯電視在大屏幕電視市場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與會專家表示:彩電產品類型的多元化不僅僅是該產業升級換代的典型特征,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多元化的產品其實意味著規避風險以及利潤來源的多元化;對于消費者來說,各種彩電產品并存意味著購買選擇的多樣性,于企業于消費者都是有好處的。 據介紹,三方共同推出的《白皮書》是一個系列概念,此次率先發布的《2006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白皮書》是此系列的第一個板塊,接下來,三方還將在適當的時機針對液晶電視、微顯電視、CRT電視以及其他類型的彩電發布相關《白皮書》,最終完成對彩電多元化發展思想的完整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