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自進入2015年起,高校類的的非商業二級影院,正式在國內被重視了起來。而所謂的高校影院,即主要通過將高校禮堂改造成影院的形式,讓大學生以低于商業院線的價格觀看更多類型的電影,最低票價可達十幾元。
.
大學生是電影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之一,他們每年擁有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能力。可以說,高校觀影市場是一片廣闊的藍海。然而,國內政策禁止商業院線進入校園,而高校又無法拿片,所以這一市場一直相對空白。
.

.
2014年11月18日,教育部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京簽署《關于“全國校園電影院線”會商備忘錄》,啟動建造全國校園電影院線,目標是經過3至5年的努力,在高校建造6000塊銀幕,主要覆蓋大學校園,并輻射中小學。
.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院線迎來了發展機遇。今后的高校院線勢必將會成為未來國內影院市場中的一塊巨大的蛋糕,而如何去開拓,管理和運營則將會是每位投資商所面臨的困擾。深圳市大影易科技有限公司根據多年的影院建設管理經驗,對高校影院同樣采取多樣的管理模式,在院線投放快銷、電商、時尚消費品等廣告,開拓電影娛樂營銷的新模式。此外,還將籌建電影基金會,為校園院線的長久發展尋找更多支持。 |
|

..
2005年,著名導演田壯壯就開始為校園院線牌照奔走,但一直沒有好消息傳來。而據分析,高校院線的開拓主要有兩個難處:一個是資金量特別大,再就是有商業和非商業的區別。
.
作為二級院線,院線需要采取的并不是票房分成制,而是片租式。同時,它還要為加入院線的各高校提供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然而,在電影局的要求下,中新青年院線的票價至少要低于商業院線的50%,這就意味著票價將維持在十幾元到二十元之間,收支難以相抵。
.
而關于國內高校院線的逐漸開拓,既是為了探索出良好的運營模式。雖然引進了商業模式,但院線還是不能徹底地商業化,不然會觸到很多敏感地帶,說到底還是需要政策的支持。
.
 |